北大先鋒推動創新技術產業化 工業尾氣不再難利用
作者:北大先鋒 來源:北大先鋒 2015-04-20 瀏覽量:483
字號:T | T
回顧2014年,在整體經濟形勢錯綜復雜,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不利環境下,北京北大先鋒科技有限公司憑借自身優勢和市場資源,仍然取得了較好業績。公司共實施項目逾20個,各項目的設計和施工進度保持良好,項目質量優良
回顧2014年,在整體經濟形勢錯綜復雜,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不利環境下,北京北大先鋒科技有限公司憑借自身優勢和市場資源,仍然取得了較好業績。公司共實施項目逾20個,各項目的設計和施工進度保持良好,項目質量優良,裝置的產量、純度、能耗等指標滿足業主要求。
黃磷尾氣中CO含量約達90%,理論上是極佳的高熱值燃料,但是由于尾氣中硫、磷、氟等雜質的存在至今不能被有效利用。這是因為硫、磷、氟等對設備的腐 蝕性強,處理難度較高,要實現尾氣的深度凈化更是難上加難。基于這些客觀情況,造成了目前全國七十多家黃磷企業當中,僅有20%的企業對黃磷尾氣進行了簡 單處理,作烘干用,其余的都直排燃燒,加劇了環境污染。隨著工信部新版《黃磷行業準入條件》規定出臺,解決黃磷尾氣的凈化問題已是刻不容緩。
北大先鋒獨有的黃磷尾氣凈化工藝突破了兩大難關。
第一,開發成功耐硫性能極強的專用催化劑,使用壽命預計達5年以上,可實現連續脫硫磷;第二,這項工藝對黃磷尾氣的凈化深度高,可將尾氣中的總磷凈化至1mg/m3以下,同時,工藝簡單,設備操作靈活,投資成本大大低于其他工藝,在工業應用中具有顯著的優越性。
2014年10月,北大先鋒在某磷電化工公司的黃磷尾氣凈化中試項目順利完成,形成了完整的黃磷尾氣脫磷工藝,已具備充足的產業化應用條件。北大先鋒黃 磷尾氣凈化提純技術解決了國內黃磷生產行業尾氣資源化利用的關鍵性難題,對黃磷廠家的業務優化、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技術的產 業化應用成果以高爐煤氣、電石爐尾氣的提純利用為典型代表,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為我國長期難以利用的工業尾氣創造更高效、更環保的整合利用模式。 2014年,北大先鋒嚴格把控施工進度,按期建設完成了對新疆天業集團電石尾氣合成20萬噸/年乙二醇、17萬噸1,4丁二醇項目的配套設備。該設備以變 壓吸附技術為基礎,將電石尾氣中的一氧化碳提純到99.5%以上,一氧化碳收率高達95%以上,工藝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一系列的工程實踐表明,有了 這項穩定可靠的一氧化碳分離技術,對放散的含CO的尾氣資源重新利用這一思路便可從此落地。
工業尾氣凈化利用業務得到突破,為北大先鋒贏得了更多的市場機遇,將成為北大先鋒未來強勢的業績增長點。2015年,公司繼續保持業務多元化發展策略, 以領先的變壓吸附技術和系統的服務,為各行業用氣需求提交滿意的答卷。總之,北大先鋒在推進技術創新與成果產業化道路上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已獲得各行業的 高度認可。
除了徑向床工藝之外,北大先鋒與北大化學學院以及清華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也在有序推進。公司與化學院合作的新材料研發項目已進入可轉化階段,有利于公司產品結構優化、形成新的業務和盈利增長點。
北大先鋒通過了三年一度的高新技術企業復核工作,并且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評定為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該評定將進一步促進公司研發體系的建設。北 京市企業技術中心資格認定是北京市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精神設立,該資格代表企業具有較高層次水平的研究開發機 構和人才,凸顯出企業以技術創新體系為核心的特點,很大程度上代表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實力。
重大創新之路:工業尾氣不再難利用
如何對工業尾氣加以綜合利用,減少碳排放,是媒體和行業長期以來研究和討論的關鍵問題之一。北大先鋒對多種工業尾氣的提純凈化技術從研發到中試,再到大規
模的產業化應用,持續了多年投入與努力,一直到2012年北大先鋒專有的先進技術才開始逐漸為市場效力,為企業創造長期的附加效益。截止到2015年4
月,僅僅3年時間,除了維持現有的主營業務穩步增長之外,北大先鋒還圓滿完成了3個關于高爐煤氣、電石爐尾氣的創新性尾氣提純利用工程項目,以及1個關于
黃磷尾氣的高效凈化提純中試項目。黃磷尾氣中CO含量約達90%,理論上是極佳的高熱值燃料,但是由于尾氣中硫、磷、氟等雜質的存在至今不能被有效利用。這是因為硫、磷、氟等對設備的腐 蝕性強,處理難度較高,要實現尾氣的深度凈化更是難上加難。基于這些客觀情況,造成了目前全國七十多家黃磷企業當中,僅有20%的企業對黃磷尾氣進行了簡 單處理,作烘干用,其余的都直排燃燒,加劇了環境污染。隨著工信部新版《黃磷行業準入條件》規定出臺,解決黃磷尾氣的凈化問題已是刻不容緩。
北大先鋒獨有的黃磷尾氣凈化工藝突破了兩大難關。
第一,開發成功耐硫性能極強的專用催化劑,使用壽命預計達5年以上,可實現連續脫硫磷;第二,這項工藝對黃磷尾氣的凈化深度高,可將尾氣中的總磷凈化至1mg/m3以下,同時,工藝簡單,設備操作靈活,投資成本大大低于其他工藝,在工業應用中具有顯著的優越性。
2014年10月,北大先鋒在某磷電化工公司的黃磷尾氣凈化中試項目順利完成,形成了完整的黃磷尾氣脫磷工藝,已具備充足的產業化應用條件。北大先鋒黃 磷尾氣凈化提純技術解決了國內黃磷生產行業尾氣資源化利用的關鍵性難題,對黃磷廠家的業務優化、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技術的產 業化應用成果以高爐煤氣、電石爐尾氣的提純利用為典型代表,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為我國長期難以利用的工業尾氣創造更高效、更環保的整合利用模式。 2014年,北大先鋒嚴格把控施工進度,按期建設完成了對新疆天業集團電石尾氣合成20萬噸/年乙二醇、17萬噸1,4丁二醇項目的配套設備。該設備以變 壓吸附技術為基礎,將電石尾氣中的一氧化碳提純到99.5%以上,一氧化碳收率高達95%以上,工藝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一系列的工程實踐表明,有了 這項穩定可靠的一氧化碳分離技術,對放散的含CO的尾氣資源重新利用這一思路便可從此落地。
工業尾氣凈化利用業務得到突破,為北大先鋒贏得了更多的市場機遇,將成為北大先鋒未來強勢的業績增長點。2015年,公司繼續保持業務多元化發展策略, 以領先的變壓吸附技術和系統的服務,為各行業用氣需求提交滿意的答卷。總之,北大先鋒在推進技術創新與成果產業化道路上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已獲得各行業的 高度認可。
工藝完善之路:徑向床為制氧業務添彩
北大先鋒申請的北京市工程實驗室資助資金全部到位,實驗室軟硬件建設順利完成。過去一年,北大先鋒在技術研發上立項了十多個項目,其中,VPSA制氧徑
向床工藝的技術革新以及對基本參數的研究和掌握,對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年來,北大先鋒VPSA制氧設備逐步開啟徑向床工藝,截止到
2014年,公司制氧設備全面完成了由軸向床工藝向徑向床工藝的轉換,承接的所有制氧項目均使用徑向床工藝。徑向床工藝使北大先鋒制氧設備的電耗水平從
0.37Kwh/m3直降到0.32
Kwh/m3,同時顯著提升單位吸附劑的氧氣產量,對用戶而言大幅降低了裝置運行成本,使得北大先鋒VPSA制氧設備在變壓吸附市場的技術優勢更為突出。除了徑向床工藝之外,北大先鋒與北大化學學院以及清華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也在有序推進。公司與化學院合作的新材料研發項目已進入可轉化階段,有利于公司產品結構優化、形成新的業務和盈利增長點。
內部強化之路:緊抓管理體系建設
持續的技術、管理和觀念創新,完善科學的管理體系,良好的人力資源,優秀的企業文化,具有豐富內涵的品牌影響力,這些企業基本層面的因素對于促進北大先
鋒構造核心競爭力,從而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尤為重要。北大先鋒完成了歷時兩年的公司薪酬體系改革工作,本次改革促進人才隊伍建設,使公司和員工獲得持
續、穩定、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公司也完成了連續第三年股權激勵計劃,進一步優化公司體制,利于長期發展。北大先鋒通過了三年一度的高新技術企業復核工作,并且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評定為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該評定將進一步促進公司研發體系的建設。北 京市企業技術中心資格認定是北京市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精神設立,該資格代表企業具有較高層次水平的研究開發機 構和人才,凸顯出企業以技術創新體系為核心的特點,很大程度上代表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實力。